高利貸就像燒紅的鐵,千萬不能隨意觸碰高利貸借款,雖然高利貸沒有套路貸齷齪惡心,但很多人粘上高利貸后,得把你手燙傷燙紅或者燙個手泡是不可能的。
為什么高利貸能夠依舊存在?
這肯定是在借貸方面有其需要和必然性,才會讓很多人明明在負面的情緒影響之下,依然選擇高利貸的這種高風險的借款方式。
金融市場的不完善導致高利貸的誕生
目前全國正規的銀行機構有4千多家,有20多萬個銀行網點,再加上有持牌照的小額貸款公司典當行以及其它貸款機構,全國正規的貸款機構有1萬家左右。
這些規模原因不能滿足國內龐大的資金需求市場,所以才會產生那么多小額信貸,融資服務公司,P2P,網貸,民間高利貸。
同時,普通人對金融的市場了解太少,才會導致借款了高利貸,高利貸雖然說不違法,但是違規,因為高利貸的存在對國內的金融市場造成了很大的混亂。
高利貸頻頻出現,我覺得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法律不完善,從法律上看高利貸是不違法的行為,只有高利貸在催收的時候出現暴力,軟暴力才構成違法行為。
這導致很大高利貸機構肆無忌憚,因為只要他們不出現明顯的違法犯罪活動,那么年化利息再高都不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我覺得咱們國家也要效仿下西方國家的金融監管方法,超過了規定的年化利率,放款舉報后,機構責任人要負刑事責任才行。
導致借款高利貸的原因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銀行機構難以借貸
想要在銀行能夠成功借貸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并不是說所有人都是可以在銀行能夠申請到借貸的。
銀行申請審核是要根據申請人當下條件進行審核評估的,比如個人收入,信用情況,工作單位等,不滿足銀行綜合條件銀行會直接拒批。
其次,人們金融借貸意識差
很多人不了解借貸的順序,自己本身資質是可以在銀行機構能夠申請最優借款利率的,偏偏一開始就跑去借網貸,高利貸借款,導致自己丟失了好的正規銀行借貸機會。
最后也很多人沒有未雨綢繆的觀念。
不少的人覺得,在平時沒有打造好個人信用,覺得自己就是在沒錢的時候才會跑到銀行借款的,有錢誰還會去找它呢?
要知道信用是靠自己逐漸養成的,當自己有條件時打造好個人信用,銀行機構認可自己或者有資金流,就不會去考慮借款高利貸,借款高利貸往往是比在正規機構付出的代價要高10倍或者幾十倍了。
那什么樣的借貸屬于高利貸?
早在2015年的時候《根據民間借貸司法若干規定》借款年化在24%是屬于國家法律保護的范圍的,借款在24%-36%的年化利息是屬于自然自債,借款在36%或以上的借款利息屬于高利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