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條大眾公司的新聞炸裂了汽車行業。
在大眾董事會成員參觀完上海車展后,回國就發起了大裁員,把負責研發車載軟件的高管全開除了。
很多車友推測,此舉是大眾董事會在參觀完比亞迪、奇瑞、長城、蔚小理等國產車企的展位后,受到了巨大刺激。
他們驚嘆于中國汽車的進步,意識到大眾再不做改變就會變成第二個起亞,丟掉中國乃至整個海外市場。
有汽車博主形容說:大眾董事會已經三年沒來過中國,三年疫情就像“戰爭迷霧”一樣,麻痹了德國人。等迷霧散去,德國人驚奇地發現中國車企已具備挑戰大眾的實力了。
車友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大眾裁員有更深刻和復雜的背景,上海車展僅僅是一根導火索而已。
1、
“德粉”認為擁有100多年技術積累的德國汽車是全世界最好的汽車,電動化只不過是把發動機改成電機而已,對德國車企來說毫無難度。在電動車時代,德國車企仍將遙遙領先世界。
但德國人不這么認為。比如,大眾的前任CEO赫伯特·迪斯。2018年,他剛當上CEO后沒多久,在員工大會上大聲疾呼:“我們必須做出改革,不然將被市場淘汰!”
臺下的工會代表聽得一臉蒙圈。此時的大眾如日中天,一年能賣出1000多萬輛汽車,凈利潤高達158億美元,何來“將被市場淘汰”之說?
迪斯之所以發出如此嚴重的警告,源于他與馬斯克之間的一次交談。
迪斯問馬斯克:“你如何評價現在的大眾汽車?”
馬斯克恭維說:“大眾是全球車企的標桿,也是特斯拉最有力的競爭者?!?/p>
迪斯不想聽這些拍馬屁的話,他追問道:“你覺得大眾最大的問題是什么?”
馬斯克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善意地提醒大眾:“電動汽車的硬件技術并不難,難的是軟件,它是通往未來的鑰匙?!?/strong>
一語點醒夢中人!誠然,大眾擁有雄厚的車輛生產、設計、銷售、服務的硬實力,但大眾缺少自動駕駛、自動泊車、智能語音操控等“軟實力”。
回德國后,迪斯叫來了軟件部門的高管了解情況,他發現大眾的軟件技術還停留在10年前的水平——用戶只通過藍牙把手機聯入車載系統,然后使用導航、音樂、電話等基礎功能。
而特斯拉正在研發的自動駕駛、車聯網、語音控制、車內娛樂等技術,大眾一片空白,毫無技術儲備。
正因如此,迪斯才會在員工大會上喊出那句“再不變革,大眾將被市場淘汰”的警告。
2、
臺上的迪斯喊的喉嚨都啞了,但臺下的員工無動于衷,他們不關心未來汽車會如何發展,他們只關心迪斯能給員工發多少福利?
迪斯給他們的“福利”是一整套的電動化改革方案,徹底得罪了工會。
首先,他重新組建了軟件研發團隊,按照特斯拉的標準配備職位,把軟件部門擴招到了5000多人。
同時,給軟件部門制定了詳細的工作規劃,要他們在2022年之前研發出一套應用于5G時代的“大眾OS”系統。
其次,迪斯提升了電車部門的地位,稱他們是“支柱性部門”,以往強勢的油車部門被打入了冷宮。
更令油車部門惱怒的是,迪斯減少了油車部門的撥款,分了一半(近360億歐元)給了電車部門。
油車員工怒了向工會訴苦說:大眾一年賣出了1000萬輛油車,電車的銷量才45萬輛,95%的利潤是油車貢獻的,電車部門憑什么和我們平起平坐,拿走一半的經費?
工會立刻找迪斯談話,要他重視員工的訴求。
迪斯回復說:“很快大眾電車的銷售將迎來爆發性增長。預計10年后,電車的銷售額將占到總銷售的一半,所以現在加大對電車的投入是非常合理的?!?/p>
眼見工會勸不動迪斯,大眾工人磨起了洋工。他們生產一輛油車只需十幾分鐘,但生產一輛電車需要30個小時!
迪斯指責工人有意拖慢生產效率,阻撓改革。
工人們聳聳肩膀說自己造了一輩子的油車,不會造電車。
迪斯說不會可以學,學費公司出。
工人搖搖頭說:人老了,學不會了。工人態度消極,拒絕轉變。按照德國的《勞動法》,迪斯還沒有辦法強制他們學習電車生產技術。
迪斯怒了,舉起了裁員的“大刀”,一口氣開除了30000名不愿配合轉型的員工。
誰料,德國工人不是軟柿子,工會掀起了罷工,責令董事會立刻解聘迪斯。
工會主席表示:這幾個月迪斯的所作所為,讓他失去了工人們的支持,他根本不知道這些改革措施對工人們意味著什么?
事情鬧到這一步,迪斯在大眾已經混不下去了,但董事會不想讓他走,堅持挽留。股東們知道,迪斯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公司的發展,而工人們想要的是安樂。
3、
國內著名的德國專家李工真曾說:“不要以為‘大鍋飯’這種事只在中國有。我告訴你們,現在德國企業弄的就是‘大鍋飯’?!?/p>
德國大眾是典型的“大鍋飯”企業,工會勢力大得嚇人。如果工會對某個高管不滿意,可在董事會發起解聘該高管的動議。董事會不同意,工會會組織工人罷工,鬧到同意為止。
有工會這把保護傘,大眾工人有恃無恐,處處與迪斯的電動化改革對著干。迪斯對工會卻無可奈何,天天唉聲嘆氣。
一年后,工會突然放出冷箭:質問迪斯為何整整一年了,軟件部門還沒研發出“大眾OS”系統?5000個員工天天在干什么?!
軟件部門是迪斯親手組建的“嫡系”,被寄予厚望,是電動化改革的先鋒。但嫡系沒有給迪斯長臉,5000人忙了一年搞出的OS系統被保時捷以“功能不及預期”為由拒收了!
工會給迪斯出了一道選擇題:要么裁掉軟件部門;要么引咎辭職。早已心灰意冷的迪斯毫不猶豫地遞交了辭呈,暫時保住了軟件部門。
??
新任CEO是前保時捷CEO奧博穆,在他的帶領下保時捷順利完成了電動化轉型,推出了三款高端電動車型。董事會看中了奧博穆的協調能力,火速把他從保時捷調到了大眾滅火。
迪斯雖然走了,但他留下的電動化遺產必須搞下去。
這次,大眾董事會包了一架飛機,全員參加了上海車展,規格之高、行程之密,實屬罕見。
此行大眾董事會的目的有二:
第一,中國是大眾最大的海外市場,每年利潤貢獻超40億歐元,正好通過上海車展,了解中國車主的需求;第二,這兩年國產車崛起得很兇,大眾急需搞清“為什么越來越多的車主選擇了國產車”?
尤其是參觀完中國人造的電車后,在智能化上,大眾高管明顯感覺到了差距?;貒?,正好趁機發難砍掉了早該解散的軟件部門。
正如馬云所言:“我們中國人搞硬件可能不行,但搞軟件,玩虛的,肯定比老外強?!边@句話在智能汽車上得到了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