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試驗區自成立以來已迎來了十周年。從最初的上海自貿試驗區,到如今的“雁陣”形式的21個自貿試驗區,已經成為我國深層次改革的重要推動力量。眾多改革開放制度創新的成果都從自貿試驗區復制推廣到全國范圍。
今年,自貿試驗區建設迎來了十周年,提升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戰略成為各自貿試驗區發展的重點。近期,各個自貿試驗區在促進產業協同創新發展、推動制度創新、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等方面都做出了努力,以高水平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加快自貿試驗區的提質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
打造產業集群是自貿試驗區提質升級的重要內容之一。河北自貿試驗區正定片區簽約了一批項目,涉及招商服務、現代物流、生物醫藥、裝備制造、國際貿易等重點領域,預計將為當地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廣西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則著眼于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等重點區域企業和產業項目,通過精準招商推動了一批項目的落地。自貿試驗區還積極推動集成電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等重點領域的集中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根據商務部的數據,2022年,21個自貿試驗區的高新技術產業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53.2%,增速遠超全國平均水平,充分顯示出自貿試驗區的吸引和集聚功能。
自貿試驗區在產業發展方面取得了成果,也在制度創新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根據商務部的統計,目前,我國自貿試驗區已經實施并向全國復制推廣了278項制度創新成果,涉及政府職能、營商環境、海關監管、貿易便利、投資自由、金融開放等多個領域。這些制度創新成果正在逐漸轉化為發展新動能。今年一季度,自貿試驗區的外貿和外資實現了較快增長,進出口額和實際使用外資分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自貿試驗區的進出口總額和實際使用外資占全國的比重也在持續提高。
自貿試驗區在推動制度創新的同時,海南自貿港作為我國唯一的自由貿易港,將制度集成創新擺在突出位置。海南自貿港三年行動中累計發布了134項制度創新案例,其中8項被國務院向全國復制推廣,6項得到國務院大督查表揚。
在迎接更高標準方面,自貿試驗區承擔著重要的使命。自貿試驗區要通過對標更高標準,加快構建更高水平的制度創新政策體系,發揮好對國家戰略的支點撬動作用。自貿試驗區還要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在自貿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加大壓力測試力度,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為深化國內相關領域的改革積累經驗、探索路徑。
自貿試驗區在推動中國改革開放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們通過大膽試驗和自主改革,形成了綜合性創新平臺,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強了中國對外開放的主動性。
未來,自貿試驗區應繼續發揮重要作用,推動國內外創新資源和要素集聚,促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建設更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實現各地自貿試驗區產業鏈的協同創新發展。同時,自貿試驗區還要將成功的“中國開放規則”推向世界,促進我國開放型經濟體制與世界現行經貿規則的融合,為完善全球經濟治理貢獻中國智慧和方案。自貿試驗區作為我國深化改革的開路先鋒,將繼續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