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總會迎來離職季,這次被推上熱搜的是實地集團。
實地回應高管離職
這幾天,有消息稱“實地集團13名高管春節后辭職”,在圈內傳得沸沸揚揚。
21日,實地集團火速回應稱,“報道涉及的前員工是在去年不同時間點離職,并非文中所稱春節后集中離職。此外,僅有兩人是因個人原因辭職,其余為勸退。對一個快速成長中的企業,人員進出實屬正常?!?img decoding="async" class="size-large wp-image-59974 aligncenter" src="http://www.deathalleyfilm.com/wp-content/uploads/2021/02/Picture1-75-620x229.jpg" alt="" width="620" height="229" srcset="http://www.deathalleyfilm.com/wp-content/uploads/2021/02/Picture1-75-620x229.jpg 620w, http://www.deathalleyfilm.com/wp-content/uploads/2021/02/Picture1-75-300x111.jpg 300w, http://www.deathalleyfilm.com/wp-content/uploads/2021/02/Picture1-75.jpg 650w" sizes="(max-width: 620px) 100vw, 620px" />
雖然管理層存在變動,但實地的業績依舊保持有質量的增長。
80后少帥的多元版圖
與其他中小房企不同,實地從2006年亮相開始,就備受關注。因為其創始人張量是富力集團總裁張力之子。這是一個另辟蹊徑的80后“地二代”。
在投身房地產之前,留學歸來的張量在工程機電、智能家居、創投領域均有涉獵。
其名下已經有力量礦業(HK.1277)、傳遞娛樂(HK.1326)和腦洞科技(HK.2203)三家公司,在港掛牌交易。除此之外,張量還直接或間接控制黑洞投資、桉樹空間、哈奇智能、37℃智能家居、織網通訊等互聯網企業。
所以從成立那一天起,實地的定位就是“科技+地產”。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張量的愿景,是要將實地打造成“地產界的蘋果公司”。在公司員工的眼中,他們更傾向于將這家公司看作是“互聯網企業”,而非“地產公司”。
這就注定了在科技住宅的風口上,實地的人才需求,跟傳統地產公司不太一樣,需要不斷地接納新人,時刻保持前沿創新的力量。人才的磨合和匹配自然也會更復雜。
重倉長江以南
2020年5月20日,實地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書。
在其長達700余頁的招股書中,“智慧”一詞出現高達140次。
而在拿地策略上,實地選擇回歸一二線城市,挑選地級市前30%、縣級市前10%的城市進入,緊盯人口凈流入高、人口基數大的城市,深耕長三角、大灣區、環京地區。
其中大灣區、華中及西部地區土儲占比近80%,重慶土儲占比16%,為土儲占比最高的城市,其次為廣州和遵義。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實地在大灣區、長三角等核心地區,合共持有37個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地產項目,總建筑面積為14.3百萬㎡。實地地產本次募集資金,擬用于建設廣州常春藤、廣州薔薇國際、三亞海棠華著及重慶永川薔薇國際。
而其已結轉的建筑面積,由2017年的46.98萬㎡,增至2019年的83.53㎡,均價由7711元/㎡增至9882元/㎡。
可以明顯看到的是,實地的戰略是重倉長江以南地區。
近幾年,財經圈有一句有意思的話,叫投資從不過山海關到退守南宋。資金流向與人口的遷移,長江以南大勢可見。這也將對人口置業形成有力支持。
實地布局無疑展現出一定的前瞻性。
特別是實地所扎根的大灣區,別的不說,佛山、廣州、東莞、深圳、香港五城的GDP加起來,就接近9萬億元,占地面積加起來僅1.67萬平方公里。要知道,一個杭州市面積就已1.685萬平方公里,但GDP也僅1.35萬億。
城市的前景,決定了土地的價值,成長于此的實地算是贏在起跑線。
負債率呈快速下降趨勢
2017年-2019年三年時間里,實地地產的總收益從38.70億元增加到83.23億元,復合增長率為46.6%。期內毛利分別從8.47億元上升到25.7億元,毛利率也從21.9%上升到30.9%。
不僅如此,2017年-2019年,實地的稅前凈利潤分別為4.14億元、13.42億元及17.06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102.9%。
受到行業紅利逐漸消失、政府限價、土地等成本上升的影響,房地產行業毛利率呈下降的趨勢,已成行業共識。抓住科技地產這條第二價值曲線,是實地實現毛利和凈利逆勢增長的關鍵。在中國房地產TOP10研究組發布的2020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名單中,實地排名70位。
快速成長的同時,實地也在注重財務的平衡。
實地集團的凈資產負債率處于下落趨勢,2017-2019年,實地的凈資產負債比率從3909%猛降到225%。
現金流方面,實地地產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流量凈額連續三年為正,分別為25.15億元、6.63億元以及2.23億元。
結語
當房地產步入下個十年,單純靠杠桿支撐規模的路已走不通。
房企亟需以差異化價值來取勝。實地從進入地產的那一天,就關注科技住宅的風口,這將是其未來發展有利的籌碼。而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更新吸納人才,為公司注入新的血液,也會是十分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