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業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這幾年來,國際上也對中國制造的認可度很高,我國能獲得的訂單量也不是個小數目。
可值得注意的是,在各家工廠里,他們甚至寧愿多花費五倍的高價資金去購買進口產品,也不樂意選國產品牌,實在讓人心寒。
我們也承認,在之前很長一段發展過程中,中國制造業并不占優勢,但我們一直都在努力研究,提高自己的制造業水平,但同時,這也需要國民的信任,才能更好地發展。
有多家優秀的制造業企業橫空出世,在國際市場上嶄露頭角,比如華為和聯想都已經成為了享譽全球的大品牌。
最初我國努力提高制造能力,可很快中國制造業就達到了數一數二的水準,在這方面已經很難再有突破了。
所以有關部門又調整了發展方向,逐漸向中國創造靠攏,目前我國在諸多科技項目上處在領先地位,這是可喜可賀的。
比如我國的造船能力,就實現了逆風翻盤,并且順利超過了老牌造船大國?;叵氘敵蹴n方被稱之為是最優秀的造船國家,所以他們每年能拿到的訂單量也讓人羨慕。
雖然我國在造船方面起步并沒有韓方早,可我國在造船領域上投入的資金和時間絕對不少,也正是因為我們付出了努力,所以造船技術和造船質量都是頂尖的。
幸運的是,其他國家也察覺到我國的造船技術其實要比韓方更有創新力,所以中方也成為了數一數二的造船大國,訂單量甚至力壓韓方。
通過以上表述就可以發現,我國制造業的發展充滿了熱血的篇章,可讓人沒想到的是,在我國的各家工廠當中,有很多重要的機床設備都是從國外進口的。
針對此事,民眾也表示非常不滿,認為這是各大工廠不支持國貨品牌的表現。
面對外界的質疑,工廠老板無奈表示,并不是不想購買國貨產品,只是因為機床是工廠經營下去的根基,所以必須要購買質量可靠的機床設備。
然而國產機床的質量真的沒辦法和進口設備相提并論。
工廠老板的這番話倒也的確是肺腑之言,假如機床出問題,整個工廠就處在停滯狀態,工人也沒辦法繼續工作,可能到最后都無法交付訂單,到那時工廠老板就要面臨巨大的損失。
不過,國產設備和進口設備的價格差距真的很大,目前市場上國產的機床設備價格在幾十萬,有必要的情況下,商家還會降低售價。反觀一些從日德進口的機床設備,價格普遍都在上百萬。
雖說這些進口設備極其昂貴,但是國內有諸多廠商排著隊的訂購,供應商根本不愁銷路。
出現這樣的情況,也在情理之中,畢竟中國的機床制造技術還并不是很完善,尤其是和日德這些機床制造大國相比,差距就更大了。
像以上我們提到的這種高端設備,直接關系到了工廠的順利經營,那當然不能抱有僥幸心理,花費大價錢從國外進口設備也在情理之中。
可現在就連一些測繪時所用的工具,大家都要購買日方出品的。
一位測繪人員也在網上發表了自己的親身經歷,當時他購買了一套國產測量工具,一方面是出于對國貨品牌的支持,另一方面也是覺得價格真的很實惠。
剛開始在使用的時候沒有異常,這位測繪人員還覺得很滿意。后來在參加外勤工作的時候,由于環境比較惡劣,測繪工具不小心摔在了地上,他沒有太在意,拿起測繪工具就繼續工作并填寫了數據,最后他的報告被領導批評了,原因是數據錯誤。
這件事情讓網友覺得莫名其妙,于是他又向同事借了一套測繪工具,重新去原場地進行了測量,發現問題就出在自己的這套國產測量工具上。
至此之后,網友就再也沒買過國產測量工具,因為在他的心目當中,國貨品牌的形象已經被打碎了。
這幾年中國制造的發展速度是越來越快了,民眾出于對國貨品牌的支持和認可,紛紛購買了一批國貨產品,但在使用過程中會發現質量還真是一言難盡,這也讓大家非常的失望。
很多制造業廠商都紛紛高喊,希望能獲得國民的認可,其實國民曾經給予過他們支持,可產品質量實在沒有俘獲民眾的心。
所以在之后的發展過程當中,各家制造業廠商必須要把質量提到首位,不要再一味的追求速度了,否則也是給中國制造抹黑。